莫奈展6月亮相上海K11,当时展出的52幅真迹吸引了大批拥趸。这让K11迅速在国内市场打出名气。

作为百货龙头新世界转型的重要一笔,K11这家一度备受争议的艺术类购物中心已经找到了差异化的生存方式。北京商报记者昨日独家了解到,已经拿地多年的北京K11项目将最快在2017年底开业。在崇外一线,将聚集三家新世界系商场。

走向快速开店

“2017年底或者到2018年初,北京K11就将开业。”昨日现身中购联第十届年会的新世界集团K11购物艺术中心营运总经理陈健豪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目前,北京K11已经有了规划,定位将比现在的上海K11略高。

陈健豪表示,北京是新世界集团非常看重的市场。走向全国的K11都将延续艺术路线,不过会根据城市特色、消费者习惯进行改良。陈健豪介绍,到2019年,新世界集团将在沈阳、青岛、天津、广州等11个城市开出12家K11。

从香港K11到亮相内地的上海K11,新世界方面用了近五年时间磨砺出这柄剑。未来五年,新世界方面将加快K11拓展步伐。不过,陈健豪认为,相比一般地产商动辄百家门店的计划,K11开店策略还很保守。陈健豪说,K11要做赚钱的购物中心。这也意味着,从业态规划到品牌引入,K11运转的每一步最终都将进入赚钱模式。

挖掘公共空间价值

在代表上海最高租金水平的淮海路商圈,仅有3.8万迷你身型的K11正成为众多对手中最赚钱的商场。从备受争议到风靡商业地产圈,将美术馆搬到购物中心的K11打破了零售业低迷期一潭死水的局面。

尽管空间有限,但K11利用3000平方米打造艺术空间,这里365天都会进行艺术展览,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想体验商场的艺术、人文和自然的核心价值。不过,在新世界的算盘中,这块看似浪费的商业面积却成为商场最重要的吸金石。

地下三层的艺术空间本身存在层高缺陷,如果进行改造花费不菲,如果整体出租回报率不高。新世界将这块区域打造成颇具体验感、设计感的展厅,既弥补了缺陷又创造了价值。

没有走进博物馆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选择了上海K11。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展览在进行了两个半月时,观展总数已超过26万人次,单日最高6000人次。尽管这对仅能容纳200人的展厅来说是个不小挑战,但特展期间上海K11日常营业额增长了20%。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产商走向了K11的艺术之路,豪掷百万元引入各类艺术展览。不少购物中心运营者也坦言,在商场中办展并不划算。陈健豪表示,市场不单创造客流,运营者需要更多思考的是以运营技巧转换出真正的销售额。

深耕细分市场

在没有设置超市的上海K11内,消费者停留时间为3-6小时,是一般购物中心的2-3倍。谈到运营,陈健豪以极快的语速解释道,在招商中K11内品牌不可避免要与其他商场有重合,但商场要求品牌必须为K11提供独具特色的货品。据了解,K11内近20%左右品牌是首次进入中国,或第一次在上海设店。商场运营的核心关键在于品牌与业态的深度挖掘。

住转商大潮中,投身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大多瞄准一站式、大而全的购物中心发展,K11则选择细分市场。不过,以美术馆自居的K11会通过艺术衍生品进行纵深发展。陈健豪表示,商业地产发展已从招商步入运营时代。K11不会做全能型商场,从品牌与业态上进行独特性运营是注定无法大面积复制的。与百货走向精细化相似,购物中心未来发展也将显现出更强的主题性。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刘宇)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