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服饰与美容中国》与中国国情研究会联合组织,盛世指标研究执行发布了《2006年VOGUE中国时尚指数研究报告》。

FTD观潮摘要如下:

2006年中国时尚指数总体得分为65.3分,中国的时尚还处于时尚追求向往阶段,时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
本次研究采用街头时尚场所拦截访问和网上调查结合的方式,共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武汉、沈阳和西安8城市20-45岁之间的2529名时尚敏感人群进行了访问,最终的数据按照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

中国公众:追求时尚意愿强,自我满足度高,但时尚参与度弱
中国公众追求时尚的意愿较为强烈,自我时尚带来的满足感较强,但是对时尚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一般,时尚消费参与度还较低,目前中国的时尚还处于追求向往阶段。

时尚与收入高度相关,个人月收入3000元是时尚拐点
中国公众的时尚指数与个人月收入相关,个人月收入越高,时尚指数越高。而时尚指数也存在拐点,当个人月收入达到3000元之后,时尚指数就依次上升,因此,个人月收入3000元是中国整体时尚敏感人群大规模追求时尚的起点,而个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的时尚指数最高

越年轻,越时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成为时尚追寻的一族,口袋并不饱满的年轻一族拥有与老一辈人完全不同的消费观念,他们不喜欢循规蹈矩,不喜欢约束和纪律,时尚意识更加强烈,而调查显示,这部分20-24岁的年轻人时尚指数也最高,而随着年龄增加,时尚指数得分依次降低。

企业高管和专职太太时尚指数最高
本次研究对中国城市中的10个职业群体的时尚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排前两位的依次是企业高管和专职太太,其次是自由职业者、普通公务员和白领。科教文卫工作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和蓝领的时尚指数相对较低。企业高管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时尚消费能力,因此成为时尚的先锋;而本次调研的专职太太的标准是指个人无收入,但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人群,她们衣食无忧、较为有闲的状态让她们有时间和实力追求时尚。政府管理人员和科教文卫工作人员受职业影响较大,对时尚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通过从总体上分析时尚指数来看,时尚认知和时尚参与对时尚指数的总水平影响较大,而时尚的认知水平与公众接触的时尚资讯获取的便利性和关注时尚的主动性有关,因此,时尚产业界在时尚资讯的传播、对公众时尚意识的培养和时尚文化的引导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同时,不同的群体的时尚指数的特点也提示时尚产业界需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时尚资讯传播和市场细分,才能从整体上推动中国时尚的发展,实现时尚的和谐。

中国人眼中的时尚:与时俱进,内外兼修

时尚定义三要素:符合时代潮流、个性、超前/创新

时尚表现的主要维度:服装服饰和思想观念

男性时尚VS女性时尚:内外兼修,绅士VS知性女人

中国人的时尚注意力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时尚资讯的关注较高,为73.0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是中国公众获取时尚信息的主要渠道,服装服饰是中国公众关注的时尚焦点。

对时尚资讯的关注度较高,服装服饰是关注焦点
71.4%的公众最关注服装服饰领域,其次是休闲娱乐(52.7%)。运动、汽车、健康养生、化妆品、旅游、IT数码等领域也都有较高的关注。

公众获取时尚资讯的渠道较为多元,不同群体呈现差异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获取时尚资讯较为多元,电视是公众获取时尚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杂志、互联网和报纸,再次是与周围人交流、商场及时尚消费场所和街头流行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目前中国公众获取时尚信息还主要以单向接受为主,而与时尚有关的媒体对中国公众的时尚追求有较大的影响。
男性从电视、互联网和报纸上获取时尚信息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女性获取时尚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女性一方面通过杂志、电视等媒体获取时尚信息,另一方面女性更注重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时尚信息,与周围人交流、商场、街头流行对女性获取时尚信息、把握时尚潮流更有帮助。
年轻人和中年人在获取信息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增加,利用互联网获取时尚信息的比例越低,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时尚信息的比例越高。年轻人主要从互联网和杂志获取时尚信息,中年人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取时尚信息。
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时尚信息的比例最高;杂志则是专职太太(本次调查的专职太太指没有工作,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女性群体)了解时尚的必备工具;95.3%的专职太太通过各种时尚杂志了解时尚信息;蓝领对电视的依赖度较高,92.0%的蓝领主要从电视获取时尚信息,科教文卫工作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和私营业主对电视的依赖度也较高。

另外,还公布了如下最时尚品牌:
最时尚服装品牌 图2
最时尚珠宝品牌 图3
最时尚手表品牌 图4
最时尚珠宝品牌 图5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