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一幅肖像。真的非常困难。这就像在别人身上打一个问号,他是谁,他想说什么,这张脸孔有什么意义?而肖像和快照的区别在于肖像是人家同意被拍摄,而不是你看见了某个人,就在街上追着抓拍这么简单”。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决定性的瞬间》(1973年)

《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登...

        《肖全:时代的肖像》(Xiao Quan: Faces of Our Time)摄影展将于2016年7月23日-2016年8月30日在10 Corso Como上海概念空间顶层画廊展出,此次摄影展,艺术家肖全与策展人尚陆出席开幕酒会并发表致辞。

《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登...

        这次肖全挑选的54幅新作,有一种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的活力和新鲜感,尽管,肖像的领域已经不乏优秀的大师,比如安妮·莱博维茨、理查德·阿维顿、大卫·贝利等。可是当它们整体被这样展现出来时,这种一致性让人想起肖像鼻祖奥古斯特·桑德(1876-1964)。更巧的是,这次展览的标题“我们这时代的脸孔”与桑德的“Antliz der Zeit”《德国时代的脸孔》相互呼应。桑德跨越60年创作和积累的德国社会的脸孔,他称之为《20世纪人类肖像》这组伟大的巨作今天依然无可匹敌。作为当代肖像摄影之父,桑德是第一个对他数以万计的肖像以社会职业进行仔细归类、分组,其中对农民格外重视。同样,肖全以中国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来回应桑德所思考的脸孔和身份的关系。

《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登...

        肖全的新作与他开创性的专辑“我们这一代”——主要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诗人、作家、电影导演和音乐家组成的肖像,有鲜明的对比,因而脱颖而出。肖全的新作基于2012年他应邀参加联合国题为 “2032年:我们期望的未来”的非营利性项目。232个普通人受邀对着制片导演杜家毅和摄影师肖全的镜头回答同样的问题:“你对20年后的世界有何期待?”。这次肖全拍摄了平凡的中国人,从学生到少数民族,从农民工到残疾人和运动员等,他面临了意想不到的双重挑战,首先是如何在短时间里招聘到这么多的拍摄对象,接下来是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地实现把常人转化成有意义、有灵魂的肖像。

《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登...

        有了上次经验后,面对再次有机会在昆明一个新艺术区拍摄普通人的项目时,肖全觉得轻松多了。这次他和桑德的客观中立的风格分道扬镳,作品超越了脸孔和身份之间的关系,他创作的这些肖像里有一种如诗般的优雅,充满丰沛的感情和情绪,即布列松所谓的“内心的沉默”(尤其是在布列松拍到的美国诗人庞德的那张震撼的肖像)。出自肖全之手的肖像的特点来于它们共享着一种表达“内在的音乐”的能力,他说,通过观察被拍者并避免过分指导,他想捕捉的并非决定性的瞬间,而是“决定性的情绪”。看一看这张心情复杂的书店主人的照片,肖全在他的头上打开一本书。这可不是任何普通的书。这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书的封面恰恰是马尔克斯用自己的书盖在他的头上的一张照片。这是对肖全的古典诗歌的感知、他肖像里的内在音乐以及他一直追求的内心的沉默的最好的表征。

        值此艺术家肖全在10 Corso Como上海顶层画廊的“时代的肖像”新作展以及K11的“我们这一代”大型回顾展开幕之际,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肖全与策展人尚陆举办一场他们之间的对话活动。讲座的前提基于10 Corso Como米兰二十多年来对于摄影的艺术传承,尤其是在展示肖像摄影历史和当代大师方面的贡献。以双人对话的方式,策展人尚陆将试图探索肖全“我们这一代”中的名人肖像、2015年在昆明拍摄普通人的新作以及2012年联合国拍摄项目承前启后的关系。同时,这也是肖全记录他担任马格南大师马克·吕布助手的《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一书的正式发布会。

        10 Corso Como期待您的莅临!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