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毫无觉察的时候,设计已经悄然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新鲜的空气,如影随形。
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产品的想法,从早先男性长辈们"下木料"、"打家具",到漂亮妈妈们自己动手"打毛衣"、"织毛裤",都是切身参与设计的实例。
所以现在我们开始描绘一把属于自己的PRETTY暖水瓶,告别苍白的大桶水—曾经它真的以为它统治了全世界。
本期我们邀请了生活里最爱美的三位女性朋友写下属于她们对暖瓶的热爱与观察,因为女性天然对容器既敏感又热烈。

摄影/费弗芮
主打插图/雪茹

董妮的[丢了]

永远的女大学生,夜生活的追逐者,黑夜中理想主义的思考者。她说:读书时的每个夏天,她喜欢骑着单车去青岛名人老房子学习,站在他们的院落里仔细倾听,我似乎能看到她长发飘飘的样子。她写出了很感人的文字,关于生活里丢了一把暖瓶……我们会忘了水是怎样烧开的,会忘了白开水的味道……

王占宁的[心怡]

专栏作家/美丽的女商人。就在前几天,我们互发了几条短信,商量在某个街区转弯处开一家占宁时刻生活创意店。她写过这样的诗句:深奥、迷茫、悬念……她常约朋友们结伴旅行。她留守青岛的时候会和自己三家小店、一个男人、一个可爱的孩子和一辆小车厮守在一起。她说:"暖瓶被冷落了太久太久。"

李眉尔的[水分]

青岛旅德自由艺术家,现安静生活在中国南方小镇,随意地写字、绘画、过着日子。朴素而美好。她眼睛里的暖瓶是"铁皮已经班驳了,但还是能看到一些图案"……

[归来吧暖瓶]
文/王占宁


每次去上海,必去宜家。最近一次,我在北欧风情中逮到了一只暖瓶—通体漆黑,敦厚瓷实,打个比方,就是南极企鹅的白肚子被油漆刷黑之后的样子。想到与家里的那套黑色茶具甚是般配,当即买了,拿回家摆在一起,果然和谐,成了我每天下午边品茶边长久注视的心怡物件。

自然,暖瓶时代早已遁去。多年前父辈们大婚时,两个印有红双喜的大红色铁皮暖瓶虽称不上大件,也是首当其冲的嫁妆,当然还有更深的含义—两个人过日子要像暖瓶一样暖暖和和。从生活必需品到退出江湖,暖瓶被冷落了太久太久,以至于暖瓶外型一路推陈出新,却无人捧场。自从"张大民"的暖瓶厂倒闭后,暖瓶的命运也就一落千丈地跌入居家生活的谷底。

应该算是科技进步的牺牲品吧,各类饮水机铺天盖地的时候,人们觉得暖瓶放在家中简直就是眼中钉,尤其是饮水机的方便、快捷和伪科技,蛊惑了人们的心,人们纷纷在第一时间将暖瓶淘汰得无影无踪。

不知是打入冷宫的暖瓶心有不甘,还是恋旧的人们无法释怀,细心的人们发现暖瓶又卷土重来了,艺术开道,或造型,或图案,或色彩,引发惊艳无数。事实上,暖瓶的装饰性可以追溯到远古。那时统称为"壶",唐代有一种称为执壶的,也名注子。历史上有名的画卷《韩熙载夜宴图》,著名的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就描绘有注子。到宋代壶的装饰更加丰富,有刻花、划花、印花,瓷釉基本上都是青瓷、白瓷,即所谓的仿玉类银。元代的壶笔绘装饰成为主流。民国时的壶,艺人们直接将作品绘制在瓷面上,以瓷当纸,挥洒自如,画品高尚,雅俗共赏,成为当今收藏的珍品。

家里放一只好看的暖瓶,除了对生活的恋旧,对健康也是有益的。大桶饮用水对健康存在隐患已经不争的事实,饮水机中容易出现水垢,长期加热对水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并且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污染。这些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将暖瓶又摆到桌面上。

[我丢了一把暖壶]
文/董妮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丢了一把暖壶?

当我读《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时候,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每天晚上五点半伴随着革命歌曲,父母从很大很大的厂区走出来,人很多,颜色很少,周围沸腾着。父亲从托儿所把我领出来,箍在左胳膊里,右手是一把很大很大的钢盅壶,里面是刚从开水房打的开水,满满的开水忽悠忽悠地在土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印记,我趴在父亲的肩膀上觉得很安全。开水是不要钱的,厂里有专门烧锅炉的师傅,而且过了时间就没开水了。

家里的家具似乎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我从来没把开水壶放在眼里,尽管暖壶那时也算是家具。在父母调离那个大国企的欢送会上,围坐在沙发上的叔叔婶婶递给妈妈两个白色的壶。那时我大约六岁,后来看着妈妈把放了茶叶的白瓷杯搁在气压壶下面,然后用手掌稳稳地压壶盖,一下两下三下,热腾腾的白水条注入了杯子,壶嘴会刺棱出几个水花,杯子的水满了也会翻腾出水滴来,我觉得有点险。后来我到了可以倒开水的年纪,就端了杯子在壶嘴上。恶狠狠地极快地压着壶盖,常常听到气体窜出的扑哧声。

后来有一天,妈妈买了个白色小巧的水壶,专门冲"三泡台"的。将顶上一个银白色的金属扭按下,不用打开壶盖,水就能从壶嘴里汩汩流出。这把小壶随时被我们提溜来提溜去,一会儿工夫,就空了。

气压壶后来没了气压,退居二线成为保温壶的替补。至于"三泡台壶",后来底部有点漏水,终于成为替补的替补。

对我家来说,暖壶终归是开水的保温容器,如果不保温,它们还有什么使用价值呢?暖壶比起钢盅壶、大茶壶身价精贵得多,我从来不用暖壶去打开水。在家属院打开水的漫漫长路上,总是能看到一堆银光闪闪的暖壶胆残骸,旁边偶尔有一个绿色的网状外壳。用暖壶打开水的人,会先盛了一点开水,轻盖了壶塞上下左右地晃荡一番,然后倒了才盛满一壶。我家的暖壶是大红底上绘牡丹花月季花的那种,那层铝皮似乎很薄,一副弱不禁风的金贵样儿,壶塞外再罩个银色的铝盖才算完整。
忽然想起曾经逼着某个男朋友送礼物,他想送我一把磨砂外壳的水壶,我不喜欢,改挑了一个卡通的吹风机。还有一个男朋友用保温桶把亲手做的午饭送到单位来,我却很快提出性格不和需分手。据说喜欢器皿的人是爱家的人,很奇怪,我喜欢各种玩于股掌的水杯碗碟,却独独对暖壶没有任何感觉。现在的我,只是到需要的时候,才用精致的茶壶烧了水,用剩的水倒进暖壶,时间一长便忘了,水也凉了,就冲马桶了。更多的早晨,我放了速溶咖啡,傻傻地等待办公室的饮水机吝啬地烧满两杯水。

我正在向充满榨汁机、咖啡壶、豆浆机的日子努力,我会亲手制作出刚刚够两三个人饮用的果汁、咖啡和豆浆,在简洁的餐桌旁慢慢品尝。我们会忘了水是怎样烧开的,会忘了白开水的味道,会忘了揪耳垂的滋味。我们只在乎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结果,那和相濡以沫无关,和暖壶无关。

[众生皆往复 暖瓶也轮回]
文/李眉尔


有个朋友叫我谈暖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归根究底,我这种人专门挑旧的、老的东西喜欢,譬如说,喜欢马车不喜欢汽车;喜欢看印刷书籍不喜欢电脑阅读;喜欢刀耕火种的愚昧男人不喜欢西装革履以劳斯莱斯代步的绅士,所以原本我对暖瓶的感情就远远大于对饮水机的,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我一时不知道该对暖瓶说些什么好,就像原始人突然被邀请,对手中的石斧做一番评论,他的反应一定和我现在一样茫然不知所措。

我在脑子里设想,将来,人类进化得不知用什么方式喝水,也许,就是靠皮肤直接从空气里收集水分,那时侯暖瓶的地位就要等同于今天的石斧了吧,说不定,我的曾曾曾曾孙的朋友的朋友会拖着他们去参观可以铺满一地的暖瓶。我设想他们聚在一堆儿,一个个大脑袋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中间隔了成千上万年的距离。他们啧啧砸舌—如果他们还有舌头。

他们说,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多么落后啊。使用着如此朴拙的生活工具。然而这种朴拙在他们眼里又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

"你看,这造型多么有趣!""这里还有一只红色的,铁皮已经班驳了,但还是能看到一些图案。""这个图案本来是一朵花,叫'牡丹'。" "牡丹?没听说过。""已经灭绝了。但在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图案是很流行的。大部分家庭都用过。据说他们还专门有一首'牡丹之歌'呢!有没有'暖瓶之歌'?没听说过,不公平,这么美丽的艺术品……不过倒是有几句关于暖瓶的歇后语,比如小腿肚子挂暖瓶——有比较(脚)高的水平(瓶);航天飞机挂暖瓶——宇宙水平;暖瓶上系绳子—水平有限(线)……""听起来好象不是赞美的话……对了,据说在二十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家庭争先恐后地购买饮水机,在城市里,生存了半个多世纪的暖瓶濒临灭绝?"

"是的,这个标签上说,暖瓶的重新兴盛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没错,在尝试过饮水机、咖啡壶等新式玩意儿以后,中国人发现还是暖瓶最适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因此又把它从灭绝边缘抢救过来。""瞧这个暖瓶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大名鼎鼎的宜家公司生产的。名字叫赫尔萨钢制保暖瓶,由不锈钢, 硅橡胶, 聚丙烯塑料, ABS塑料制成。有青绿色/黑色/红色三种色系。适合居家旅游,工作开车时使用。""天哪,这个暖瓶上居然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副画是多么眼熟啊,我想起来了,是一个叫蒙特里安的人画的。""蒙特里安?不是那个被古人誉为二十世纪抽象艺术大师的吗?""没错,我来看看这个标签,哦,这是一个乡镇企业家制造的暖瓶。""什么是乡镇企业家?""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我个人理解,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不管他是做暖瓶的还是做军火的。之所以叫做乡镇企业家,恩,有加工和出售'乡镇'的企业家吗?看来,回去还得查一下古汉语词典。"

我的曾曾曾曾孙子急不可待地离开了他这群朋友,他要回家查查古汉语词典,他觉得他的老祖宗真是不得了,能发明那么多跟暖瓶有关的歇后语,以及"乡镇企业家"这样高深的名词。

配图文字
富利行保温瓶/五月花保温瓶/弓箭印花迪瓦利水壶/塑料实用水壶。售价9.9元、19.9元、26.8元、64元到99元等。
美国WAL-MART沃尔玛购物广场青岛台东分店产品提供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