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艺术展有着共同的特征:在商场举办,都是民营公司主办,展品通俗易懂,能吸引小朋友和家长共同欣赏。
此前,K11购物艺术中心的莫奈展已经掀起了一番大讨论。艺术与商业空间两者的关联互动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对于整个文化市场来说,这类介于纯粹的品牌活动与“高雅”的展出之间的艺术展,是否也代表了某种未来的趋势?
谈到这个话题,不能回避隶属于香港新世界集团的K11购物艺术中心。它在商场里显得特别,更超前。而且,K11倡导的艺术没有停留于大众审美,而是更注重当代艺术。上个月在那里闭幕的莫奈展,吸引了近35万人次入场参观,单日最高参观人次近8000人。K11平均每两个月举办一个艺术展,希望将“国内外新颖的有意思的艺术展带进大众的生活”。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艺术展,“教育和提升社会对艺术和文化的鉴赏能力,突破商业与艺术的界限,使艺术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让消费者来到K11可以与艺术更近距离地接触。”
显然,K11将自身定位为中国艺术发展的局内人、推动者。“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而中国当代艺术反映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我们帮助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获得国内外的认可,也希望能够帮助提升公众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从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的一番话中可以得知,K11不愿将对艺术的倚重原因局限于商业领域,而是有着相对独立的期许。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的想法是,与其他商场参与艺术的方式相比,它更有可能代表了艺术与商业空间结合的趋势。
接受本报采访时,K11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就是这样,“现在消费者来购物中心,可以与艺术和自然近距离接触,关注于艺术、环保以及人文。”而作为“艺术博物馆、环保体验中心、主题旅游景点和展示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场所”的K11,希望由此带给顾客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总是比商场令人生畏得多。如果可以轻松地带着全家人去看看有趣的展览,顺便吃东西逛商场,何乐而不为?做展览的人总是会说,如果人们可以因为某一次展览而开启对艺术世界的好奇心,那么其社会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谢定伟:博物馆与市场间的空白
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最近几年成绩斐然。他们不但热衷于为外国艺术家做趣味盎然的个展,也有足够的魄力做世界级别的大型展览,如毕加索和莫奈作品展。
这些展览的共同之处都是需要盈利。
总经理谢定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公立机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来自市民的对高端艺术品和趣味艺术作品的观看需求却是极其庞大的,这就需要有民营企业来填补空白。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经历重重阻碍。比如不久前落幕的莫奈大展,质疑的声音伴随始终。有人认为商场的办展条件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宝藏级别的展出,有人批评布展与参观体验都不如美术馆做得专业,有人揣测法国人唯利是图而降低借展标准——但凡此种种,都敌不过最终展览门前的长龙队伍。
第一财经日报:美术馆的门票只要20元,但为什么有时候反而不如门票要60元甚至100元的商业展览受欢迎?
谢定伟:美术馆做的是公益事业,不需要收回成本。而我们是非公益的展览,就没法按照同样票价。而且现在票价贵与不贵完全是心态问题,很快大家也就会明白这种区别,公益的展览比较少,而且老百姓是不是愿意看都不一定。
另外,像乐高、蜡笔这种国外引进的展览政府是不会花钱去做的,而国内又没有,所以我们觉得有一定空间。公立艺术场馆大家也可以去看,但大部分展览都比较高大上。
日报:莫奈和毕加索这类成本高昂、分量很重的展览为什么是你们在做,你们好在哪里?
谢定伟:政府做得很有限,这么高成本能做几次?关于印象派我们都能数得过来,改革开放近40年,上海有过几次——1979年法国风景画展览,1984年中法建交二十周年,法国总统带来二十几幅毕加索作品,2004年印象派精品展,去年还有个上博的“从巴比松到印象派”,然后就是我们这次办的莫奈展。四十年一个手指数下来,说明政府办展览的机会很有限,因为花钱很多,先申请立项,再走手续,相当繁琐。
另外,每次这么多人踊跃地参与,说明老百姓愿意看,但是平时看不到。那就说明民营企业来做这件事情是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到了这一步,需要做。
日报:有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在专业性上不够,你怎么认为?
谢定伟:当然不。比如说策展,莫奈展由我们或者中华艺术宫做,没有任何不同。因为都是由外国人来策展的,他们才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
K11不完全是一个专业场馆,是因为上博、中华艺术宫门票只能卖二十元,那我只好找别的地方。说明现在政府配套的改革还是没有到位。政府和社会都没有条件来支持我们,我们现在很艰难。公平地来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上博要多很多。
日报:为什么莫奈进入商场,反而好像更吸引人了?
谢定伟:日本有个森美术馆,就是在森大厦的顶楼。它非常专业,K11是个半专业的美术机构,它叫艺术空间。有人说法国人想钱想疯了,商场里也能办了。但首先这个空间是封闭的。第二,有可能满足很多专业条件。第三,它的安全需要符合安保要求。这些东西需要保险公司来承保,六个亿的保额,如果安全有漏洞,保险公司不会接受。要博物馆同意,保险公司同意,才能做这个展,达不到专业水准可能吗?民众并不了解这些。
老百姓需要娱乐休闲在一起,与艺术结合起来说不定是更好的模式。也有人觉得莫奈展去商场很掉链子,感觉经典艺术作品高大上的形象被破坏了。但从更多观众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不能在商场里呢,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方便。西方最早的概念就是高大上的,但是在日本与商场的结合却很成功,国内没有经历过这个。法国人开始很反对,一说日本的例子马上就明白了,理论上不反对,当然专业角度就需要达到一定标准。
日报:天协近几次展览的观众群如何分布?
谢定伟:乐高和蜡笔都是父母带小孩很多,莫奈就更多是文艺青年。高大上的艺术品还是年轻观众为主,因为他们对时尚与艺术的需求兼而有之。另外,看展的主力都是女生,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西方以成年人、老年人为主,我们年轻人比较多。
顶级奢侈品电商,时尚终极向往
欧洲电商首选,价格含关税清关费
海量时尚单品
LVMH旗下奢侈品电商
德国奢侈品电商
美国品牌网购首选,免费国际快递,轻松退货
美国潮流电商,支持支付宝,50美元免邮
美国顶级百货店Saks的购物网站
加拿大设计师品牌电商,支持支付宝,一价全包
SHOPBOP男装电商,免费国际快递,轻松退货
英国高街购物网站,潮流品牌汇聚
观潮网推荐的购物网站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