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爆出京东在办公区挂出横幅“天猫苏宁傻不拉几,京东零售天下第一”“又是一年双十一,干倒小苏小猫咪”。随后,网上又爆出苏宁发布内部通知,禁止员工在京东购物,一经发现,立即开除。正是电商大战之时,苏宁、京东这对“老冤家”你来我往,自然让人联想到这个双十一的战争白热化。

        事实上,如果抛开感情牌,零售行业对于禁止到竞争对手平台购买产品,这个制度应该算企业管理合理化的手段。试想,如果真是在苏宁的办公楼前台,京东的快递来回晃荡,让苏宁的内部人情何以堪。反过来,京东的办公区域,能让苏宁快递去送货吗?这就好像,麦当劳员工坐在自己的麦当劳餐厅里叫来肯德基的外卖吃,难道还能指望麦当劳的自己人说干得好吗?多年前就听闻联想内部不允许购买其他品牌的笔记本、手机,三星也如出一辙。

        再者,放眼全球,几乎无论哪个国家也都会为维护自己国家经济而适当出台各种调节甚至干预政策,何况一个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面对另一个同属一个梯队且也不是什么善茬的企业。

        要知道,苏宁和京东早已展开了近身肉搏。早些时候,京东还不过是苏宁眼中的小孩子,直面战争,够不上;后来,京东长大了,但苏宁、京东也是分别在线下、线上各有各的优势,苏宁则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更胜一筹,即便对打也难免会有硬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可如今,苏宁的线上线下同步高速狂奔,今年苏宁“嗨购11天”首日,苏宁易购线上开售仅1分50秒就实现了销售额破亿,拿下苏宁易购史上的最快破亿纪录,而京东也打起了线下实体店生意,未来5年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

        况且,今年双十一,京东内部同样对苏宁也没在客气。相比“天猫苏宁傻不拉几,京东零售天下第一”“又是一年双十一,干倒小苏小猫咪”这样的横幅,苏宁的“招式”应该算是非常低调、文雅有内涵了。

        拉回正题,还说企业治理本身。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里,华为、苏宁分列一二位,曾有一篇关于中国式坚守与颠覆的文章专门研究过这两家企业,详尽剖析了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剩下的还是任正非和张近东。两个典型的实干型企业家,确实有许多共通的精髓,尤其值得中国第二代互联网创业者们学习。

        任正非就认为,做企业,应更多去谈制度,而不是谈人情。“如果员工感恩公司,那一定是我做错了,因为那一定是公司给的钱多了,员工值不了这个价”。可就算大家明知在华为的制度下工作会累,却仍然心存向往。不是大家完全不懂何为人情,而是大家更清楚的知道,如果遇到重重“人情”的阻碍,制度就形同虚设。而如果制度制定了不为执行或者无法执行,那又怎么值得把自己交托给这样的企业。

        苏宁其实也是一样。“制度重于权力,同事重于亲朋,倡导家庭式氛围”这是苏宁2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理念。苏宁不缺家的氛围,张近东说过也做过例证“人力资源是有情有义部门”的案例,但制度终归就是制度,不合理可探讨,但确立了就没道理由着他人肆意冒犯。

        如今,社会越来越开放、企业越来越包容、个性化越来越被强调,制度与家文化的平衡成为了摆在像苏宁、华为这种有历史、有积淀的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因此,面对企业的高速发展、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融入、面对越来越多个性鲜明的新鲜血液的加入,企业的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已不再仅仅是业务的再创,同时也是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升级迭代,或者至少,也应该是就算沿革也要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