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时间观念的人

各大钟表论坛上,时常会有询问某品牌超薄腕表值不值得购买的帖子。很有趣的是,在回帖中,总归会有些“专家”以一副肯定的语气说到,“超薄表是个大坑,谁买谁上当”。看多了这类回帖,加上自己也玩过一段时间的超薄表,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超薄表,真的有这么不堪吗?”这个话题。

诚然,因为结构本身的关系,超薄腕表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追求薄,自然就要对机芯中零件的厚度“精打细算”:夹板和齿轮最好做得有多薄就多薄,齿轮轴也是怎么短怎么来……凡此种种,对超薄机芯的生产尤其是组装提出了远高于一般机芯的要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钟表品牌组织的机芯课堂中,有见过拿超薄机芯出来给学员试手的吗?没有!原因很简单,普通机芯拧螺丝的时候,活粗点没事,但如果是超薄机芯,很有可能就拗断了夹板。

△超薄机芯的组装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高技艺所带来的却是耐用性的下降。这是很好理解的一点,因为夹板薄,再加以齿轮轴短,所以机芯一旦遇到外力,齿轮就有很大几率会错位。再加上超薄机芯通常是与超薄表壳相配,抗震性以及防水性自然也会有所欠缺。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维修费用那叫一个“相当贵”……

但如果超薄表真的如论坛上某些人所说的般,只有问题没有优点,那么钟表品牌为啥还会相继推出超薄款呢?翻翻石英危机之后的腕表发展史,钟表品牌争夺各类超薄王座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伯爵、爱彼、积家、江诗丹顿、宝格丽、宝玑、亚诺……基本都是你家唱罢我登场。而且,这些品牌的超薄纪录中专为打比赛的款不是没有,但绝大部分仍是量产型。更不用说,还有宇舶、真力时、万宝龙等不打纪录面向市场的超薄款式。

如此,问题就很有趣了。普通表迷都能明白的“超薄困境”,有着无数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意见的钟表品牌,有什么理由想不到?

超薄表有什么优势?在我看来有两点。第1,戴着是真的舒服。尤其是那些大而薄的腕表,因为大所以有着很好的盘面视野,因为薄所以佩戴起来不会有任何负重感。整个的感觉就仿佛腕表贴合在肌肤上,非常滴舒适。

△很多薄的东西用起来非常舒服,腕表也一样

第2,很有趣。超薄腕表本身就是自带谜面的存在,伯爵的整表差不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如何做到的,宝格丽超薄三问是如何在薄的前提下确保音质的,爱彼的超薄万年历是如何实现的……这些超薄表中蕴含的创新机制吸引着佩戴者去深究把玩。解开谜底的刹那,自然会有种畅快感。

△探究超薄表的实现机制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大学教材《市场营销》中有那么一段话,“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价值,问题在于如何找到适合这些价值的消费者”。对于超薄腕表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说,消费者对腕表的定位为工具表,那么不怎么耐操的超薄表显然有点不合适,能上天下海在泥里翻滚的G-Shock 才该是他们的首选;相反,若对腕表的定位为奢侈品,那么超薄表则是个不错的选择。与生俱来的话题性,以及极为精密的做工赋予了表款极高的欣赏、把玩价值。至于所谓的高实用性,这从来就不是奢侈品的追求,就好比难道会有人要求文玩核桃的果仁吃起来必须有奶香味吗?

原文出处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