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shop强势复兴,与老牌百货成为当下高端时尚产业并驾齐驱的新力量

从早期的燕莎、赛特,到之后的国贸、王府饭店、东方新天地,以及最近几年新开张的美美、百盛和新光天地,京城的高端百货争夺战可谓越演越烈,人们在感叹中国奢侈品市场“赶美追日”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高度同质化的购物体验。


北京最新的奢侈品集中地—新光天地

诚然,如今国内奢侈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高速非常态的业绩增速,使得差异化经验,并非当下业者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精品百货的经营者们为了明证自己所标榜的High fashion地位,将国人所熟知的一众奢侈品牌陆续引入当然也不足为奇,而国际大牌为了保证自己全球“高贵”血统的纯正性,从店铺设计到货品陈列,以致所销货品的门类都是大同小异。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各大百货的品牌高度同质化,店铺设计高度同质化,销售商品高度同质化,而这其实并不符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要知道为当下中国奢侈品市场买单的最有力消费群体,并不是30—45岁之间的60、70后,而是30岁以下的80、90后,他们拥有更广阔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更国际化的视野,对于新事物强烈的好奇,以及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极为个性化的选择,而一味地堆砌奢侈品和大牌,并不是他们所定位的品质生活方式的全部内涵。新鲜、好玩、个性、与众不同,与其说这是80、90后消费群体所追逐的产品特征,还不如说这是他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如果说Shopping mall是本世纪前10年中国高端生活方式的传播者和体验平台,那么下一个5年、10年,select Shop的兴起,中国高端零食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重新布局。

说了这么多,何谓select Shop?它其实是一种专门出售各类精美服饰的小型商店,从字面上解释“select Shop”,就是货品精挑细选的小店,它有别于大型百货和单一品牌专卖店,经营的商品种类和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铺主人和买手团队的个人审美情趣,它致力于发掘时尚界不断涌现的新兴力量,独辟蹊径地创立了第三座引导大众流行的风向标,而巴黎的Colette 可以说是当下这种新业态的个中翘楚。但是说到select Shop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29年法国设计师Lucien Lelong创立了这种时下大热的零售店铺,只是当时这种业态还未成为主流,一是因为当时欧美成衣产业还未真正起步,二是设计师定制时装仍是当时高端消费的主流。虽说二战前美国富家女们,每年两季跨过大西洋前往巴黎的“扫货”行动,带动了select Shop的第一波浪潮,但是它并没有真正成为可以和高级百货、设计师店铺鼎足的第三股力量,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它的发展只能说是不冷不热。

时间行进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整个西方社会开始崇尚更个性化的生活和着衣方式,原有的高级百货和单一品牌专卖店,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更加小众化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千篇一律的货品陈列和品牌分布,实际上降低了消费体验的乐趣和认同,而select Shop的重新崛起,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在select Shop里,你既可以搞定让人惊目clubbing行头,也可以收获将个人style进行到底cool stuff,还可以保证你在office里尽显个人魅力,在这个非in即out的年代,select Shop代表的是更多、更另类的好东西、更新鲜的设计、展览、书籍、音乐,欧美甚至东京在疯的cross-over商品、顶级的食材好料。店铺销售的不再只局限于时装领域,而是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予你一场感官上精美绝伦的“先锋生活秀”,而这不正是这个激进年代里,时尚奋青们所追求的终极生活方式吗?

当下要判断一个select Shop是否处于潮流最前端,众多设计师品牌的聚集当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指标,而热门设计师或艺术家与店铺限量合作系列推出的频次,则决定了它今时今日在时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虽然销售量上,select Shop还无法和老牌百货比肩,但是你却能在那里购买到百货公司绝对不可能出现的顶级潮物,并且透过全球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知名select Shop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曝光于公众面前,它对最新潮流的主导早已超过百货公司,因此说它成为当下高端时尚产业与老牌百货并驾齐驱的力量,一点也不为过。

欧美热门select Shop一览

Colette:全新小众生活方式导演


Colette橱窗

谈到欧美地区知名的select Shop,Colette是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名字。这家始于1997年的巴黎潮店,红了十几年,设计、音乐、跨界、店中店等概念被其演绎地得心应手,但是始终没有开设分店的意思,要的就是“独一家”这个范。而每季巴黎时装周,各国时尚编辑朝圣地的名号,更是印证了它今日select Shop界“一哥”的地位。


一整面的限量版运动鞋墙和那间挂满各品牌T恤的透明玻璃屋

更多select shop的前世今生 请见下页
[FtdPageBreak]
Colette分为三层,首层的内部设计和陈列十分简洁,充满了极简和未来主义的影子,售卖的主要是街头版“潮物”,包括书籍、杂志、CD、DVD、高科技产品、手表、配饰、运动鞋和T恤。一整面的限量版运动鞋墙和那间挂满各品牌T恤的透明玻璃屋,绝对是“街头文化”粉丝们的心头好。


二楼店铺陈设的女装

二层的主题绝对是时装,而女人是这一层的主人。该层展示的货品每周定期更换,绝大多数都是极具个性的设计师品牌的女装系列和配饰,当然还包括一小部分买手们精心挑选的男装单品,这其中就包括了Tom Ford、Michael Bastian、Kris Van Assche 和 Lanvin的大作。


Maison Martin Margiela开设的店中店

作为潮流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广者,Colette在二层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供一干潮牌开设临时店中店,期间不但销售专属限量版货品,同时店铺门面设计也会迎合当期主题,作出有趣布置。2009年,先后有Cacharel、Rodarte、Uniqlo、 Maison Martin Margiela 、Comme des Garcons等合作者。其中尤以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合作最为特别,展示了品牌自1999年开立的13家居饰品系列之作,并特别打造了一系列纯白色主题的生活用品,包括玻璃瓶台灯、鹅毛笔、棉质月历、水晶球、俄罗斯娃娃等,整体橱窗的陈列更以20年纪念为概念基础打造。


二层夹层的艺术品展示区


Jim Krantz的摄影作品

二层延伸了一个夹层,做为Colette的艺术品、摄影作品展示区,现在展示的是美国摄影家Jim Krantz的人像和风景摄影作品。


Colette“水吧”的工作人员

最后,如果你去了Colette,一定要在它家的“水吧”,这个位于地下室的休闲地,不锈钢的柜台,深木色的地板、蓝色钢椅、60年代风格的壁纸,还有一群法国帅哥,你有什么理由不在此小酌一杯呢?


Colette家的花园也是与众不同

潮物推荐:


借着Burberry自办的新兴社交网络artoftrench的火热人气与2010春夏T台Burberry Prorsum系列的褶皱风潮,Burberry和Colette搞起限量合作。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