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FTD观潮特约撰稿人Ivy的第一篇文章,鼓掌…鲜花…喝彩……

9月27日,H&M的上海也是中国第三家门店——中山公园龙之梦店开业。龙之梦给了H&M特别礼遇:地下一层家乐福出口正对的一上一下两部电梯,直通H&M店内,而且在家乐福出口就直接挂上了H&M的标志,能把大量的家乐福和地铁人流引入店内。H&M今年4月12日才在淮海路上开第一家店,紧接着4月26日第二家店就在正大广场开张;比更早进来的ZARA生猛许多。不过更加生猛的是C&A,今年一口气已经开出5家店来。ZARA倒是不紧不慢,上海两家店开完,到北京杭州拓展去了。

通常,业界都把ZARA、C&A、NEXT视为同类的fast fashion品牌,这是从快速反应的运营模式以及粗放的市场分类来看的;其实进一步细分,ZARA、H&M、C&A的价格定位依次向下(NEXT还不甚了解,先放在一边)。以一条化纤面料的长裤为例,C&A售199元,H&M售299元,ZARA则起码399元,三者价位还是有明显差距。

C&A的衣服真是不怎么样,价格直接与美邦、优衣裤、Giordano这些低价休闲品牌发生正面冲突,但面料还不如它们;款式也平淡,有的甚至感觉低档,开在H&M的边上就黯然失色。C&A大都在国内的工厂组货,吊牌上标明的生产企业很多都是江浙的;那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除了店的规模大、衣服多,就如同仓库以外,并没什么国际品牌的感觉。当年美邦在ZARA还没有进来的时候,把ZARA作为假想敌,刻苦练兵积极备战严阵以待;现在看来,ZARA进入中国姿态高得多,定价比欧洲还贵,两个牌子是一上一下两根平行线,不会撞在一起。美邦把C&A给摸摸透就可以,而且应该很有信心不输给它。

H&M的营销策略是这头大打设计牌提升品牌形象,那头大搞亲民活动做大销量。在她近来之前,几乎没有看到有服装品牌在公交车站台和地铁出口闸机做广告的,看起来就像家电卖场的宣传渠道策略;更夸张的是时装大片一样的广告上却在最明显处用大大的字体标明价格,差不多就和超市的catalogue一样了。但同时你也能在南京西路梅陇镇伊势丹十几层楼高的LCD屏上看到她的广告,又像在东京银座街头做广告的那些品牌。在广告上,H&M确实成功地演绎了在mix & match、cheap & chic大行其道的如今,fast fashion品牌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特色。龙之梦店刚开业的那几天,店员们在入口派发H&M的杂志,还有一根红色心型棒棒糖,很是能讨好人;杂志内容也很不错,堪比时尚杂志了。在产品上,她的衣服确实有设计感,但为了在拉低价格的同时保持高利润,只有牺牲材料。她家的衣服挺多都能够引起购买欲,但一摸衣料手感就很差,连试穿都免了,尤其是那些羊毛或羊羔绒的毛衫和呢制外套,抓在手上就可以想象穿上以后那种难受的糙痒感,甚至同情起满大街都能看到的它的广告上的模特来,拍片的时候一定不太好受。H&M的价值链中,成本所占比例一定很小,否则也支持不了她巨大的宣传投入。

ZARA是个人比较喜欢的,店内产品系列界限明显,party装、职业风格、基本款、街头风格,各有区别,都比较到位,像个能满足一站式购衣需求的地方。ZARA在中国一样遵循不做广告的原则,反而披上了点神秘感,让人总想到她店里看看又有什么变化。产品设计感虽然没有H&M来的强烈,但属于连一般人都能穿出时尚感的衣服,更实用主义;面料档次当然也好了不少,因为价位放在那里;但做工还是有点问题,线迹粗糙、线头多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么一比较,Fast fashion们并非走在同一路线上,各自锁定的目标消费群体还是有不小的区别;错位生存遮住了中低端市场的好一片天空。总结一下,可以分别授予这三个品牌以下奖项:

最具亲和力奖——H&M
最高姿态奖——ZARA
最草根奖——C&A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