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这是这几年来,我唯一主动要求开始的专栏。而且说"主动"已经是给自己留下了面子,其实该说是死皮赖脸或者不依不饶才合适。而这其实缘于我的"杂志癖",这几年来,每个月我都要购买和阅读几十本杂志,开始的时候涵盖很宽——时政、财经、生活、时尚、八卦、生殖健康……但后来慢慢地狭隘到只有时尚一种。

看得多了,我就时常想做点评,开始还仅限于在坐便器(洗手间是我最固定的阅读场所)上的一些自言自语,后来,在最初写In 买 Life的时候,我试着把对它们中的一些赞誉与贬低,融合进去。但这种写法,几次之后,我就觉得不合适,因为它不够纯粹,不纯粹就不给劲儿,不给劲儿你我就都不兴奋。于是便迅速作罢。不过这件事儿始终牵挂着我,慢慢转为一种心病……直到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在msn上与Sohu女人频道的主编高老师倾诉我的病,高老师大义凛然地说,写到我们这里吧,就当我帮你治病了……当然,紧接着她就开始跟我谈判,减我的稿酬。

我是这样一个人,我笃信"三个合适"——希望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儿。所以,我发誓这次我会很靠谱儿地写这个专栏,而且这个专栏我会做得更加纯粹,我们不谈购物(要看购物你可以去各地报刊的《in 买 life》上找我)、不谈穿衣打扮(要想看我指导穿衣打扮去每个月《女友》上与我约会)、也不谈时尚段子(要想听我讲段子请每个月花二十块钱购买《时尚先生》),我们只聊时尚杂志,而且主要是华语时尚杂志,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更有利于我们的知识进步。

最后,我很想在开始的时候就感谢我的这些Sohu的朋友们,我的好哥们儿铁娘子高老师、我的好朋友Party女王首饰达人易易、还有勤力可爱的小朋友Lisa……她们来自于Sohu女人团队,在她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会努力写好这个专栏,让它一月两次与你相见,而不是一个月一次。因为虽然我一个老爷们儿,但我坚信先贤名言:永恒的女性指引我们前进……

1、《时尚先生》六月号

最不好说的就先它"办"了,虽然《时尚先生》是我的衣食父母之一,但我不会客气。怎么说呢,《时尚先生》一直是时尚杂志中最薄的一本,而且它不一样,它不是一本时尚杂志,而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杂志。

六月号的封面是"中国体操队",胆子不大不小,说不大是因为它以前用黄永玉做过封面,说不小是因为我不喜欢应景的东西,比如一切传媒关于奥运的乱掺和,奥运就是体育的事儿,就像要是在Yohji Yamamoto的秀场,你看到《21世纪做父母》杂志在挥汗如雨地采访,你是何感想?所以,还是干好自己纯粹的事儿吧。六月号最好看的专题是献给父亲节的专辑:六月,我们做一回时尚爸爸。好看在于它的选择,一群好爸爸和坏爸爸,他们基本段位都很高,而最让我感动的是起首的那个大款爸爸对儿子老师的一次"单练",事情的起因是老师骂他儿子傻瓜,爸爸对老师说:老师,您别对我儿子费心了,这么说吧,将来他最不济也就是今天想卖楼就卖个楼,想卖车就卖个车……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请允许一个爸爸的蛮横和无力,因为在我小时候,我爸爸也因为体育老师对调皮的我"动粗",而在校园的操场上追打丫的。

这本杂志令我最不满意的是里面的女人依然不给劲儿,做的是个洋妞明星,说实话,外国明星再销魂,也不如本土三流肉弹,这是我的观点。我明白《时尚先生》的理念,就是希望自己高级一点,但有时你不妨低级一点。虽然你的读者都有品有位,不至于混到在床头拿着一本杂志做一些自我排解的运动。但你要允许他们心里偶尔自渎一下,因为再高端的男人也是男人,是不?

再者,请少用一些完美的男模拍大片吧,穿衣服是他们的职业,除了穿衣服,他们会的不多,而你的读者的职业都不在此,他们身材也不那么完美……

2、《Milk X》六月号

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推介《Milk》杂志的高端版《Milk X》,这也是现在我可以阅读时间最久的一本杂志,平均时间有40分钟。《Milk X》的好在于它的专业和年轻,我判断它的编辑团队平均年龄也就在"三张儿"上下。

但是六月号的封面实在有点不堪入目了,虽然他们经常是双封面,但这次有点过分了,直接用了CLUB MONACO的招贴作封面!我觉得杂志最好是能做到卖艺不卖身,香港的杂志商业化程度更高,市场却更小,所以卖身的程度要比内地更甚。这样下去,也离死路不远了……

《Milk X》六月最好看的是时尚买手推荐自己心水的新一季购物清单。其中包括Chanel、Joyce、Lane Crawford等等的Buyer,里面有一些个人的Q&A,然后就是购物图则。《Milk X》作的最好的部分就是"物质",相信这是内地杂志最欠缺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些年,时尚杂志的读者都不仅限于看看杂志上的图片解解渴这么么简单,大家都有钱(或者都在攒钱)对上面的东西下手,所以购物图则是最吸引人的一部分。

3、《CeCi姐妹》7月号

这两个月有两本新杂志创刊,一本是《In Style》,一本就是这个《CeCi姐妹》,《In Style》等着下个月再说吧,很多杂志的创刊号都代表不了杂志的真实境况。而这本《CeCi姐妹》已经是第二期。

《CeCi姐妹》的版权合作来自韩国,这几年时尚杂志界众人都依靠版权合作起家,从美法意开始,后来又有日本、港台,但我认为最不聪明的就是跟韩国搞版权合作。因为韩流在时尚界的地位,不比中国强到哪里。而且有幸,我在韩国吃喝玩乐过一段日子,在首尔各个"洞"的是时装店里,看到的大部分服饰都跟中国区别不大……

《CeCi姐妹》不好看地方就在于杂志的气质"不好不坏",太温了。封面用了韩星郑丽媛,这两年整个韩国文化输出都瓶颈着,谁认识这样一个明星呢?

这两期杂志里最好看的一个专题是亚洲顶级设计师,创意有点诚意,可惜内容都是google出来的。我很想对这个专题的编辑说,你很侮辱读者的智慧,没有采访只有拼凑和介绍,对于您本职工作的侮辱不过于此,还是称早歇了吧。

另外,杂志太过于依赖于明星作用,除了封面,里面还有权相宇、金雅中等明星,甚至连内地二线的霍思燕都上了封面的导读,题为《霍思燕,清凉一夏的美容心得》,非常复古与80年代……

我对《CeCi姐妹》主编说的几句话是:您和这本杂志都看上去太不够Sharp,看上去您和您的团队生活都过于优裕(要不然一切商品目录您们都不屑于标注价钱和购买地点),您都如此幸福,还何必来趟时尚传媒业这淌浑水……

也就这些,这本杂志,下次我们不需再见!

4、《芭莎男士》七月号

2008是男刊爆发潮,也不知道大家都从哪里扎到的钱,我只知道至今高的都卖不过《时尚先生》、低的都卖不过《男人装》。

如果没记错,《芭莎男士》我已经看过三期了。怎么说呢?我们实在不需要这么一本"不好不坏"的杂志,在我看来做杂志尤其是男性杂志,一定需要的都是坏孩子。因为,坏孩才能有更多新的idea,好孩子只能循规蹈矩走别人走过的路。

《芭莎男士》的封面是李宁,胆子也不小,我感觉这本杂志的封面一直想走些"权利人物"的路线,但是您们让李宁先生在运动服外面套了件西装,拿了个奖杯就上了封面,寒碜他还是寒碜杂志自己?我不相信没有更有创意的拍摄方法了?财经人物做时尚杂志的封面是很危险的做法,你们的勇气我很佩服,但脑子实在是有限。

本期杂志太好看的专题没有,整本杂志都弥漫着一些"装"的氛围,从卷首语就开始了。"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科学,你们实在拿捏不好这个"装"的度,而我实在不喜欢看一本由几个漂漂亮亮的小男编辑搞出来的好孩子杂志,所以下次,我们也可以不需要再见了!

本月PK.COM 《时尚芭莎》VS《Vogue》

传统意义上,《时尚芭莎》与《Vogue》一定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关系的女性杂志。事实上呢?最起码在我这里认为不是,道理很简单,在我眼里,《Vogue》更纯粹,而《时尚芭莎》就像《时尚先生》一样,也是一本有关生活方式的杂志,所以,可以说在"时尚集团"旗下,没有一本真真正正的"时尚杂志"。

七月号的《时尚芭莎》选择了邓文迪作为封面人物,很有趣,时尚集团的这个月两本杂志选择了邓文迪作为重磅人物推出,另一本是《Cosmo》,说实话整个对话看下来,无甚惊喜,因为我认为内地的杂志实在是镇不住这样一位权力女人。人物采访一直是内地时尚杂志的短板,大多数采访让人觉得无趣,我倒觉得可以让他们学学新闻类杂志,最起码要学会"追问"。

而《Vogue》七月号则做了这个月里我认为最好的人物专题,叫做《精英女性的生活艺术》,选择的人物包括了不少香港的富二代接班人女性,包括今天的Lane Crawford总裁吴宗恩。这个专题好看在于都做到了"第一新闻落点",也就是每个人都有面对面的采访,面对面的拍照。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 《Vogue》的人力财力和影响力。在之前,他们也做过一个类似于豪门女性的专题,同样的,揭秘式的采访也很吸引人。

此外,在服饰搭配的介绍上, 《Vogue》的丹宁主题更吸引我,而《芭莎》的"职场时装战略",我还是认为做得不那么"洋气",具体不"洋气"在哪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慢慢说吧。

另外,so好玩的一件事儿,两本杂志都选择了李小璐做了大篇幅的人物,以我的经验,要么是广告商助力,要么是经纪人推手,不然不会这么故意撞题,看来大家还真都是凡人,没什么可以仰视的……


PS:这期的《时尚芭莎》里面有我的一个特约撰稿,大体是关于精打细算买名牌的,我不适应《芭莎》的风格,她更不适应我,所以写得好拧把,可以不看了……


杂说志话—时尚观察家
TAGS:奢侈品产业代购
互联网 观潮网